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自动电子料斗称在散货船舶装载上的应用

来源:中国计量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连续装载作业的情况下,用电子计量称称重对物料的特性有严格要求,为此一些码头还在使用传统的称量、装卸作业方式。对于使用船舶运输的散装货物来说,因货物量大,再遇

0 引言

连续装载作业的情况下,用电子计量称称重对物料的特性有严格要求,为此一些码头还在使用传统的称量、装卸作业方式。对于使用船舶运输的散装货物来说,因货物量大,再遇上恶劣的气候环境,货物的称量会存在较大误差,船舶运输企业和散货货主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对船舶运输散装货物装卸工作安排造成一定影响。

本文介绍采用自动交替循环双料斗电子计量称可对散货装卸作业进行连续准确计量,改变了传统计量的粗放低效,不仅为散货货主、码头双方提供一种准确可靠的计量方式,同时为船舶装卸散装货物内部管理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

1 船舶运输散货计量方式比较

现阶段国内部分港口的船舶在运输散装货物工作中,运送散货包括矿石、砂石、硫磺、化肥、煤炭等,这些大宗散货主要采用电子皮带秤、汽车衡、轨道衡、电子吊钩秤等装置进行称量。

电子吊钩秤采用静态称重计量方式,计量精度高,但因单斗过称原因,作业效率低。电子皮带秤作为一种连续计量设备,虽计量精度高,但由于采用动态计量模式,影响计量精度的因素比较多,如皮带张力多变、日间因温差较大皮带弹性系数多变、皮带跑偏、物料输送可能不均匀与不连续、输送机振动与晃动、托辊运转非精准性等,其长期使用的重复性、稳定性不好,校准繁琐,作贸易结算争议较大。与其它称量设备相比汽车衡价格较低,称重散装货物时使用频率较高,在进行称重时汽车要装满货物开上去称一下,然后卸去货物,卸完后再次进行称量,将2 次称量数据相减可得到这批货物重量。此种称量方式操作复杂,当货物量大时易出现计量错误问题。动态电子轨道衡因对称量场地要求较高,设备造价过高,且适用于有火车轨道的码头,散装货物运输种类多的码头不推荐适用此种称重方式。

本研究中采用自动交替循环双料斗电子计量称对船舶运输的散货进行计量,采取静态计量模式,可以不受恶劣工况影响,对各种装卸工艺适应性强,且设备安装调试后稳定性好,与传统计量方式比较能减少货损、提高计量效率和精度(达到0.2%满足贸易结算要求),提升装卸作业计量效率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1]。

2 船舶运输散货所使用的自动交替循环双料斗电子计量称结构及原理

自动交替循环双料斗电子计量秤内部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自动交替循环双料斗电子称简图

2.1 分料机

分料机由物料暂存斗、分料门、驱动气缸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左右气缸分别驱动左右分料门开闭,控制物料落入不同的称重料斗。

2.2 料斗

料斗由斗体、底部出料门、驱动气缸、称重传感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储存分料机导入物料,完成称重计量工作,当储存物料达到设定重量后,底部驱动气缸打开卸料门,完成卸料。

2.3 出料皮带机

位于料斗底部,其作用是将料斗中卸出的物料输送至下一站。

2.4 梯子平台

为人工检修、系统安装、称重传感器调校标定、提供作业平台。

2.5 电子双料斗交替循环称重计量称的工作原理

1)启动装船计量称重系统后,送料皮带机将物料输送至分料机,再到1#料斗秤(左料斗秤),当物料重量达到设定重量(例如5 t),电脑程序自动切换分料机将物料输送到2#料斗秤(右料斗秤),1#料斗秤(左料斗秤)延时一定时间(可设定,例如2.5 s)等待空中物料落到秤里,等重量稳定后,1#秤自动累计、传输实际进料的重量到电脑存储、打印,并自动卸料到出料主皮带机。1#秤处理重量存储、传输、卸料期间,2#秤此时处于正在进料状态。当1#料斗秤(左料斗秤)卸料完毕,自动停止卸料,自动进入下一循环的开始过程(自动去皮,等待下次新的进料)。

2)当2#秤(右料斗秤)进料达到其设定重量(例如也是5t),自动切换分料机将物料输送到1#秤(左料斗秤),2#秤(右料斗秤)延时一定时间(可设定,例如2.5 s)等待空中物料落到秤里,且重量稳定,然后自动累计、传输实际进料的重量到电脑存储、打印,并自动卸料到出料皮带机。当2#秤卸料完毕,自动停止卸料,2#秤自动进入下一循环的开始过程(自动去皮,等待下次新的进料)。2#秤自动去皮,同样是解决“若料斗中可能有少量巴料,为了下次进料更准确而建立新的重量零点”。

文章来源:《中国计量》 网址: http://www.zgjlzz.cn/qikandaodu/2021/0706/567.html

上一篇:燃油加油机计量超差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下一篇: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计量和变更工作要点

中国计量投稿 | 中国计量编辑部| 中国计量版面费 | 中国计量论文发表 | 中国计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计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